图书馆面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信息素养系列培训正式结束

发布日期:21/11/2025

图书馆面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信息素养系列培训正式结束

 为了提升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的学术资源利用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应学院邀请,组织策划了《论文写作课》嵌入式信息素养系列培训。培训围绕学院师生需求,解决专业学术信息检索与利用、前沿热点追踪、学术伦理与规范引注、论文写作与选刊投稿等学习科研过程关键环节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助力师生们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的背景下高效开展学术科研。系列培训自2025年9月23日至11月11日,在教三108教室共举办7次。外文学院对培训高度重视,副院长王楠老师主持6次培训,其中1场由孙国男老师主持。部分同学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加。

  图书馆安排多年深入外文学院开展资源宣推和培训的仝卫敏老师完成本次系列培训,7个专题培训,仝老师紧密结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研究需求场景,首先梳理了学科一手信息源、特色数据库、开放获取资源以及学位论文等各类型资源及其查找方法。接着以学科中外文核心期刊为例讲解核心期刊及其常见评价指标,以及AI辅助智能选刊投稿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聚焦学科权威信息源介绍了前沿热点探测的基本方法。在文献检索环节,以一位同学的论文选题为例比较关键词匹配式检索与生成式AI对话问答的优劣,提醒同学们要善于综合利用多种工具找到权威、优质的学术文献。最后,面对AIGC在学术科研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仝老师强调应恪守学术伦理,特别介绍了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协会、专业学术期刊有关AI的使用规范,并以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为例展示了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环节的引注规范。为深入了解培训效果,图书馆结合培训内容拟定外文学院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前测测试和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前测安排在培训前,用于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进行摸底。全部培训结束后安排后测,便于做培训效果分析。

353535345345.png

 7场主题讲座累计培训150余人次,40多位同学完成信息素养能力前测和后测。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王楠老师也赞誉有加。她表示培训内容和案例选择非常贴合学科特色,不仅对同学们的学习和论文写作助益良多,她本人也受益匪浅。她既对外文学科专业资源、信息检索方法、AI伦理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关于核心期刊及评价指标等内容的讲解,对她负责的学院主办刊物未来发展也很有启发意义。今后学院考虑将此类培训前置到本科低年级同学,让他们在入门阶段就得到信息素养的方法训练。

 此次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定制专场培训是图书馆面向特定学科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的新尝试。未来图书馆将对培训效果前、后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师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不断完善和补充培训内容,助力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学术科研活动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