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犹存,精神不朽——邱椿先生第二批手稿入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日期:07/02/2024

墨迹犹存,精神不朽

——邱椿先生第二批手稿入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015年,我校教育学部的退休教师邱同老师专程从美国回来,向学校图书馆捐赠其父亲邱椿先生的大批学术手稿,包含《中国教育史讲义》、《中国教育思想史》、《文化演变的律动性之理论》、《近代教育学说讲稿》、《世界教育史》、《王阳明的教育思想》等,共计16种,约达一百多万字。图书馆接收了这份沉甸甸的捐赠,在恒温恒湿书库中妥善保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手稿进行了初步整理,撰写文章《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名师》,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表,并获得“章黄国学”等公众号的转发。

      将近九年过去,我馆得到消息:邱同老师有意捐赠又一批邱椿先生手稿,与先前16种稿本合璧,并委托其义女张桦夫妇办理捐赠事宜。

11111.png

图 1 捐赠手稿照片

2024年1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季端厅举办了捐赠仪式。除张桦夫妇外,出席仪式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教育学部青年教师张铭雨、图书馆馆长王琼教授、副馆长黄婧、古籍特藏部主任程仁桃、杨健等人。教育学部退休的陈强老师、图书馆退休的王琪副馆长、黄燕云副馆长,作为2015年捐赠的见证者,应邀出席。黄婧副馆长主持仪式。

王琼馆长代表图书馆对邱同老师的捐赠致以衷心的感谢,表示图书馆将尽心竭力做好这些手稿的保管、修复和数字化工作,以发扬邱椿先生的学术精神、人格魅力。馆长也谢谢张桦老师夫妇不远万里归来,给我们捐赠这些珍贵手稿。同时欢迎施书记、陈强老师、张铭雨老师以及我们馆的两位老领导王琪老师、黄燕云老师,谢谢大家不畏严寒,来参加这个仪式。馆长还给大家介绍了近几年来图书馆接受珍贵文献捐赠的情况,以及全馆为弘扬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和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而举办的一些展览活动。

施克灿教授作为中国教育史研究专家,简明扼要地阐释了邱椿先生在中国教育学科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不可忽视的地位,并表示他所在学科的同事和学生可以参与整理邱椿先生的手稿,研究邱椿先生的学术思想。

22222.jpg

图 2 参与捐赠仪式的人员合影


张桦老师夫妇讲述了当年邱同老师提出以北师大图书馆为捐赠对象的诸种考量,以及她费尽周折、多年努力才得以实现的过程。选择北师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邱同老师曾就读于师大女附中,毕业于北师大教育系,曾任教于北师大实验小学和北师大教育系,因为她对师大的这份感情、这份信任,才有了现在的结果;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师大教育学学科力量强大,将手稿捐到北师大图书馆,方便本校相关领域的学者深入研究,可将过早辞世的邱椿先生的学术发扬光大。张桦老师说到此处,激动得有些哽咽。

王琪老师、黄燕云老师和杨健老师一同回顾了当年邱同老师向我馆捐赠第一批手稿的情形,感慨其中的善缘。

程仁桃老师介绍了第一批手稿的保存情况,现场展示了去岁我馆订制的、用来收藏名师手稿的无酸装具。

33333.jpg

图 3 捐赠仪式现场摆放的无酸纸盒

      在捐赠环节,张桦老师拨通了邱同老师的视频电话。年至耄耋的邱同老师精神矍铄,面容慈祥,颇肖其父。会场所有人一一和邱老师隔屏会谈。大家请她对捐赠的手稿放心,并祝她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44444.jpg

4 邱同老师九十寿辰留影(李益摄 2022.6

      邱椿先生去世已近60年。他的子女除邱同老师外,都已归于大化。人寿几何,逝如朝露……然而,中国儒家自先秦时代就有“三不朽”之说。志士仁人希望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达到精神不朽,千古流芳。

 邱椿先生生前对中国教育学科的积极贡献,他对家人的忠诚与爱护,他在学术创作上的勤勉耕耘,使得他在辞世半个多世纪后,依然活在他女儿和其他后辈亲人心中,活在曾经听过他的课的学生心中,也活在我们这些阅读过他的著作、整理过他手稿的北师大人心中……

一个人纵然形销骨毁,其口碑犹存,墨痕犹在,精神就不会消亡。

55555.jpg

 此次捐赠的手稿共计4种,包括《王夫之哲学和教育思想》9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册 (缺上册)、《顾炎武的教育思想》(残稿)以及《“实践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之发展——学习“实践论”的读书报告》1册。前3种与九年前捐赠的16种一样,是邱椿先生学术思想的结晶。其中《王夫之哲学和教育思想》是完本,是对王夫之思想的较为全面的研究,价值至高。后1种则折射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特殊而宝贵的史料价值。

66666.jpg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感谢邱同老师的慷慨和信任。邱椿先生心血铸就的学术手稿,曾经在家人的竭力守护下,度尽余波,侥幸存世;如今被我馆接收,我们将不负使命,使其无恙,乃至新生。

此次接收的邱椿先生手稿,将在整理之后,如第一批手稿那样,妥放于无酸装具中,存置在恒温恒湿书库,以利于其长久保存。同时,我们争取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绝不损害稿本实体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扫描,使其在数字化形态下永生。此外,我们会加强与教育史学科研究专家们的联系沟通,凝聚力量,使这些手稿蕴含的学术思想绽放于世,炳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