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应用——聚焦AI场景化实践”培训会

发布日期:05/11/2025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应用——聚焦AI场景化实践”培训

2025年10月31日,由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和培训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的“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应用——聚焦AI场景化实践”培训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培训会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资深专家,共同探讨AI与图书馆服务的深度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李惊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BALIS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和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近200名图书馆同仁参会。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ALIS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显芳介绍与会来宾,并对莅临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汪明副校长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知识服务和文化育人的核心阵地,需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在优化服务流程的同时,协同培养具备高数据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的高质量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

李惊涛处长谈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与高校图书馆使命高度契合。他指出,北京高校图书馆应坚守教育初心,平衡技术应用与教育伦理、数据安全的关系,主动站在技术应用前沿,探索AI在资源组织、知识发现等场景的创新路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李惊涛

张斌馆长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知识服务业态,推动图书馆从知识保护向智慧引擎跃迁是行业共同的时代课题。希望与会同仁碰撞智慧、凝聚共识,探索 AI 重塑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实践路径,助力东西部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BALIS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斌

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以“AI赋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思考”为题,分析了AI驱动下图书馆的发展环境与转型路径;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柏嵩聚焦“从‘+AI’到‘AI原生’:高校图书馆的智能服务新范式”,分享了智能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昊围绕“AGI时代的人才培养与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阐述了AI对教育的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显芳以“强化技术支撑 深化服务融合——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北师大图书馆在AI应用实践中的经验;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金晓明围绕“面向学术图书馆建设的馆员学术能力与能力构建”,分析了新时代馆员能力提升的路径;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周建芳分享了“善用AIGC工具,助力馆员能力提升”的实践案例。

报告结束后设置答疑交流环节,与会同仁围绕AI技术落地难点、馆员素养提升等问题展开提问,专家结合实践经验逐一回应。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BALIS培训中心,始终致力于搭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学习交流与协同合作平台,助力提升图书馆员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面对高校图书馆领域涌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与新问题,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平台纽带作用。

此次培训会议的顺利举办,有效凝聚了区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合力,为各馆搭建了高效沟通的桥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将在人工智能时代持续推动服务升级与创新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