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法学院定制版学术素养训练营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06/11/2025

图书馆法学院定制版学术素养训练营成功举办

  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法学院学生的学术资源利用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应法学院需求,特别策划法学学科定制版学术素养训练营。训练营围绕学院师生的学术科研需求,内容覆盖法学专业学术资源,信息检索与提问技巧,AI协助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以及AI伦理等主题,助力师生们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发展的背景下解锁法学研究新范式。训练营自2025年9月24日起至10月31日,在后主楼1822报告厅共举办4场讲座。为保证最大的受众范围,训练营所有培训全部安排在晚上,分别在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交错进行。法学院对培训高度重视,副院长贺丹老师担任前三场讲座主持人,最后一场由法学院院长梁迎修老师主持。四场讲座法学院北京校区共计250余名师生参与,珠海校区1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加。

法学院.png

 图书馆派出在信息素养领域深耕多年的3位老师完成此次系列培训:其中高冉老师主讲的第一讲《法学信息资源概览》系统梳理中外法学核心资源,构建法学专业知识地图;第二讲《AIGC与传统检索协同应用场景下的法学案例实践》主要讲解AI生成内容如何与传统检索高效结合,实战演示法学案例研究新方法。毛芸老师主讲的第三讲《AI工具探索及在查阅文献中的应用》则以法学为例,揭秘AI如何精准筛选、归纳与解析海量学术文献;最后一场《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法学)及AI伦理与学术诚信》由杨波老师主讲,从AI辅助提纲生成到润色优化,厘清AI工具的使用边界与学术诚信守护。法学院对课程进行了全程录制,通过师大云盘个法学院师生共享。后续还将剪辑信息素养微课,最大限度确保更多法学院同学能在本次学术素养训练营进院系活动中受益。为深入了解培训效果,图书馆结合培训内容拟定法学院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前测测试和培训效果评价问卷,其中前测安排在培训前,用于对法学院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进行摸底。每场培训结束后安排后测,便于后期做培训效果分析。

 四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都表示受益颇多。前后测数据对比显示,87.72%师生认为训练营对自身信息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平均得分最高提升了22.2%。学院副院长贺丹老师表示:“讲座很成功,线上线下人都很多,讲座主题吸引力大,感到法学院即将拥有一个非常好的法学专业信息素养课了!”

 学术素养训练营是图书馆2024年春季创办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品牌,训练营聚焦学习及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查找和整理、规范化写作及展示等场景开展集中训练,注重问题导向和实践操作,强调训练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契合,即学即用,辅助同学们学术能力快速提升。2024年全年共开展22场讲座,报名人数6700余人,同时设立3000余人的QQ群在线解答训练营师生各类咨询问题。此次学术素养训练营法学院定制专场培训是学术训练营结合特定学科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的新尝试。图书馆将对培训效果前、后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同学们在信息素养能力测验中成绩均高于前测成绩,整体培训效果明显。其中87.72%的同学认为本次课程对自身信息素养提升有较大帮助。结合问卷结果及师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图书馆还将不断完善和补充培训内容,助力法学院师生学术科研活动提质增效。